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汉侨校概况

武汉侨校概况

   回顾历史,值得一书的是新中国成立伊始涌现的海外华侨子弟“回国升学热潮”,共同心愿就是“学好本领,建设新中国”,人数估计不下十万之众。这股回国潮虽然持续了不到二十年,但在共和国华侨史上,其规模意义都可谓空前绝后。

   为了迎接这一热潮而专门成立的第一所学校——最初的全称为“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以下简称“补校”),由辛亥革命老人、中侨委主任何香凝题写校名,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两周年前夕,九月一日正式开学,初始学生仅一百余人。随后,由于回国侨生逐年增多,北京补校无法接纳,所以,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下简称中侨委)和教育部联名发函成立的“全国华侨学生招生委员会”,从1953年开始,又先后成立了广州、厦门、昆明、武汉、南宁、汕头等地的补校。全国招生委员会要求这些补校会同各地教育部门贯彻执行其所规定的方针,即一视同仁,适当照顾,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妥善接待、安置归国升学侨生。所以,补校实际上是作为回国升学侨生进入正规中学、大学的过渡性的摇篮和桥梁。成为采用同一校名、招收同一生源、实行同一方针的特殊学校群体,又是由中侨委全额拨付经费、统一领导的侨务系统内独立核算的教育事业单位。成为新中国早期侨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武汉侨校”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和环境下创建起来的。1959年国务院决定在武汉兴建“湖北归国华侨工业学校”,指派湖北省委侨务处王德臣先生筹建。

   1960年初,选定武昌东郊鲁家巷,一块位于武昌东湖和南湖间,逾一百亩的小山丘上。除了由原北京华侨补校调派了以冯家桢先生为首的一批教职工南下,同年十月,还从华中师范、武汉师范、华中农学院、湖北农机专、湖北化工学校等调派一批年轻的毕业生任教,成立了以马维清和冯家桢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1960年冬天,第一批归侨学生从广州北上武汉时,学校最初的宿舍和饭堂都未建好,师生暂借武昌首义路招待所容身。年底搬到新建的校舍。有来自印尼、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蒙古、和朝鲜等国回来的侨生充满爱国热诚。在老师的爱护和指导下,边学习边参与建校,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工业学校”仅有的“农机”和“化肥”两个专业,1962年,中专改编成“武汉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原工业学校的同学,或分配到工厂就业,或转到兴隆、英德等华侨农场,小部分留校继续中学课程。从1960年建校至1971年解散,侨校一共接待了一千八百名侨生。  

   八十年代,校友较集中的香港,部分校友多次聚会,主动联系。1996年“旅港武汉侨校校友会”终于如校友的意愿成立,并得到在湖北省侨联工作的校友和各地热心校友的配合,慢慢联络了散居海内外的校友。在“旅港武汉侨校校友会”的发起下,于2000年在深圳召开了首次武汉侨校校友的大集会,散居全国和世界的校友五百多人参加大联欢,数十年不见的同窗欢聚一堂,欢笑话聚。2005年又在深圳举办了第二次大集会,参加人数超过六百人。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移民海外的侨胞子弟如此大规模地回国升学,而初生的新中国人民政府在百业待兴之时,付出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为妥善安置这一史无前例的“侨生回国潮”,其所充分体现的关怀,都一样是空前壮观的史实,政府专门为此设立的补校系统,其所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补校实际存在时间前后不过三、四十年,这一历史瞬间虽成黄花,但祖国政府为侨生回国升学而设立的数所补校,如同为遭排华迫害归国的难侨而兴办的几十个华侨农场一样,容纳了一批批“海外孤儿”,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华侨与祖国关系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空前绝后的两项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