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到海角天涯--武汉侨校史话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神州大地,内部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外部遭到反华逆流的围堵,不满十周岁的新中国,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数百万寄人篱下的海外华侨,受到侨居地反华政府的迫害。特别是东南亚侨胞,被迫离弃世代经营的家业,扶老携幼,回到祖先的故土。
内外交困中的祖国,以有限的资源,热情接待和安置了这一大批受难的海外华侨。除了在南方各省兴建华侨农场,安置数十万的难胞外,并在北京、广州、集美、泉州、武汉等各大城市,扩办和新建以华侨子弟为对象的大专院校和补习学校。“武汉侨校”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和环境下创建起来的。1959年国务院决定在武汉兴建“湖北归国华侨工业学校”,指派湖北省委侨务处王德臣先生筹建。
1960年初,选定武昌东郊鲁家巷,一块位于武昌东湖和南湖间,逾一百亩的小山丘上。除了由原北京华侨补校调派了以冯家桢先生为首的一批教职工南下,同年十月,还从华中师范、武汉师范、华中农学院、湖北农机专、湖北化工学校等调派一批年轻的毕业生任教,成立了以马维清和冯家桢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
1960年冬天,当第一批归侨学生从广州北上武汉时,学校最初的宿舍和饭堂都未建好,师生暂借武昌首义路招待所容身。年底搬到新建的校舍时,世代在热带城市生活的侨生,刹时间身处在小雨加雪的刺骨寒风中,举步泥泞,连厕所还是在室外临时搭建的,同学们当时那滑稽像非笔墨所能形容。
环境是艰苦的,但几年来陆续从印尼、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蒙古、和朝鲜等国回来的侨生充满爱国热诚。在老师的爱护和指导下,边学习边参与建校,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虽然当时的伙食是所谓的“白菜炒开水”,但餐餐有米饭,比起当时正在苦度三年灾荒的同胞,已经是受到国家特别照顾了。正如当时刚从蒙古来的一位小同学说,在蒙古,他加是过大年才能吃大米饭的。但毕竟是刚离开温暖家庭的青少年,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所以当时我们非常欢迎省委统战部秘书长到访,因为首长到访,伙房比如“加料”。
侨生的好动性格加上侨居地世代文化的熏陶,即使是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侨校的文娱体育活动,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样样精彩。我们的羽毛球队和篮球队多次参加市级比赛并获奖,在武汉评价很高。最突出是我们那东南亚特色的文工团,多次在武汉市参与演出。
虽然"工业学校"仅有的“农机”和“化肥”两个专业,1962年也下马了,中专改编成“武汉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原工业学校的同学,或分配到工厂就业,或转到兴隆、英德等华侨农场,小部分留校继续中学课程。
从1962年改成“补校”后,从蒙古、缅甸、印度支那各国来了数批侨生,1966年后又来了不少“新侨生”。从1960年建校至1971年解散,侨校一共接待了一千八百名侨生。他们又考上全国各大专院校的、或到工矿企业、或到新疆建设兵团、或入伍当兵、或下乡落户。侨校解散后,有保送或考上复办后的大学、有当侨务干部的、有从事外交工作的、有走上学校讲堂的、有出国投亲的……
虽然同窗时间并不长,但同学间孕育了一辈子的深厚情谊。那批为侨校献出青春的师长们,也使校友们永远尊敬和怀念。正如我们的大姐姐严纪惠老师充满感情的说:“我虽青丝已白,但无怨无悔,我的青春与侨生们一起度过,我的晚年也将因侨校的美好回忆而充满欢乐和慰藉。”
八十年代,校友较集中的香港,部分校友多次聚会,主动联系。1996年“旅港武汉侨校校友会”终于如校友的意愿成立,并得到在湖北省侨联工作的校友和各地热心校友的配合,慢慢联络了散居海内外的校友。在“旅港武汉侨校校友会”的发起下,于2000年在深圳召开了首次武汉侨校校友的大集会,散居全国和世界的校友五百多人参加大联欢,数十年不见的同窗欢聚一堂,欢笑话聚。2005年又在甚至举办了第二次大集会,参加人数超过六百人。
如今,我们的校友遍天下,“从天山北麓到五指山下,从黄埔江畔到南海明珠香港,从中土到欧美,甚至有些又回到我们华侨祖先数百年前流浪的国度。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最后又回到五湖四海。”
不论我们如今生活在地球村的哪一个角落,每当听到湖北“乡音”,每当耳旁飘来《洪湖水浪打浪》的优美旋律,当年同学们和师长们的音容笑貌,自然浮现脑海,母校的一草一木,将使我们永远思念,鲁家巷小山坡上侨校的历史,永远定格在那遥远的六十年代里。“武汉三镇熟悉而亲切的画图:极目楚天,大江东去,一桥飞架龟蛇,江汉关、黄鹤楼、阅马场、还有那难忘的鲁家巷山坡上的小麦田。”有道是:
南湖水呀浪打浪,北岸曾见侨生家,
火炉炎夏花裙飘,小雨加雪裹素装,
羽毛篮球誉三镇,沙龙吉他跳竹竿。
海角天涯是源头,五湖四海今发展,
人人都说家乡好,海外孤儿无家乡,
茫茫人海寻根难,唯忆当年鲁家巷。
2006年5月